内蒙古师范大学

汉语 热度:0

专业介绍:

中文(Chinese)是中国的语言文字。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 。在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社区中,中文也被称为华文、汉文。

层次:高起专-内蒙古师范大学
学习形式:函授
学制:2.5年

  中文(Chinese)是中国的语言文字。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 。在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社区中,中文也被称为华文、汉文。

  中文(汉语)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,其标准语即汉语普通话,是规范后的汉民族共同语 ,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。现代汉语方言一般可分为:官话方言、吴方言、湘方言、客家方言、闽方言、粤方言、赣方言等。汉字是中文的书写体系,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,在西周时演变成籀文,到秦朝发展出小篆和秦隶,至汉魏时隶书盛行,到了汉末隶书隶变楷化为正楷,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,至今通行。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,包括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。

  2001年1月1日起,中国施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,该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。 目前,中文(汉字)的使用人数在17亿以上,范围包括中国全境(大陆、港澳、台湾)和东亚、东南亚等汉字文化圈地区。

  词语解释

  中文特指汉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学。由于民间“语(言)文(字)”两个概念不分,因此中文便成为汉语言文字的民间通俗统称,包括书写体系和发音体系。王力《龙虫并雕斋琐语·西洋人的中国故事》:“依查理·蓝说,这故事是根据一个中文手抄本,由一个懂得中文的朋友讲给他听的。”

  在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社区中,中文也被称为汉文、华文。现代汉语(普通话)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。中文使用人数已达到十七亿以上。在中国,大陆使用简体汉字,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汉字。海外华人地区多使用繁体汉字。

  书写体系

  汉字是中文的书写体系,即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面符号体系。 [10]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距今已有几千多年的历史。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,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。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,经历了甲骨文、金文、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草书、行书等阶段,至今普遍使用楷书。

  汉字起源

  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。据汉许慎《说文解字序》载:“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蹄迒之迹,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,初造书契。”仓颉是黄帝部落的史官,他总结分析自然事物中的一般规律,用具有一定形状的线条赋予意义,来表示某一类别事物的主要特征,达到表示某一事物的目的。这种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文字,古时称为“文”。后来,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形声字,形声字古时称为“字”。 [11]

  汉字演变

  我们现在能够确认距今约3000多年的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,于1899年被发现。可以考证的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、汉隶、楷书、行书、草书等过程。其中,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,始于东汉,通行至今。汉字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。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;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另一个阶段。前者属于古文字的范畴 [12] ,后者属于近代文字的范畴。现代汉字是在汉隶的基础上隶变楷化而来的,即汉字正楷字形。

  甲骨文:古汉字书体的一种,是中国殷商时期刻录于龟甲、兽骨之上用于占卜的文字,故被称为甲骨文。这种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,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。1899年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认定为殷商文字,遂从事收集甲骨工作。经过清末及近现代学者的收集整理,至今收集的甲骨共有十五万片左右,文字约四千五百个,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。其基本字形结构与后世汉字相一致,是汉字较早的书体。 [13-14]

  金文:商周秦汉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,亦称为“钟鼎文”。铭文形式及字体随着时代变易而有不同风貌。一般说来,商器上的文字不多,直至商末始有较长铭文出现,字体则与甲骨文相似。西周的铭文字体渐匀称齐整,字数增加,多记载赏赐、战争、契约、交换、赠送、赔偿等情形。战国末年,铭文字体渐和小篆相近,字数大减,多只铸刻督造者、铸工和器名等,秦汉金文形式亦秉习此风,长篇钜制已难见到。 [15]

 

  大篆:汉字书体的一种。相传周宣王时史籀所作,故亦名籀文或籀书,字体多重叠。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。 [16-17] 石鼓文是指唐初在天兴(今陕西省宝鸡市)三畤原出土的东周初秦国刻于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。十块鼓形石上,分别用籀文刻有十首四言韵文,记述秦国国君游猎的情况,后世亦称为“猎碣”。

  小篆:也叫“秦篆”。秦代通行的文字,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,字体匀圆齐整,较籀文简化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采取李斯的意见,推行统一文字的政策,以小篆为正体字,淘汰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,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。存世有《琅邪台刻石》和《泰山刻石》残石,可代表其风格。 [19] 小篆笔画复杂,形式奇古,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,印章刻制上,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,一直采用篆书,直到封建王朝覆灭,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。

  隶书:汉字字体名。也叫佐书、史书。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。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,改象形为笔画化,以便书写。始于秦代,普遍使用于汉魏。秦朝程邈将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,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。 [20] 隶书有秦隶(古隶)和汉隶(今隶)之分。隶书的出现,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。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,书写效果略微宽扁,横画长而直画短,讲究“蚕头燕尾”、“一波三折”。

  楷书:汉字书体之一种。又称正书、真书、正楷,由隶书演变而成。以形体方正,笔画平直,可作楷模,故

  名楷书。始于东汉,通行至今。楷书的名家很多,有唐朝的欧阳询、虞世南、颜真卿、柳公权和宋元的赵孟頫等。楷书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。

  汉字结构

 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,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。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。

  根据汉字中部件的多少,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。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。合体字有多个部件,根据部件与部件的方位关系,独体结构又称为单一结构。合体字结构主要有以下12种:

  1. ?(左右结构)如:挣、伟、休、妲

  2. ?(上下结构)如:志、苗、字、胃

  3. ?(左中右结构)如:湖,脚,溅,谢

  4. ?(上中下结构)如:奚、髻、禀、亵

  5.半包围结构:

  (1). ?(右上包围结构)如:句、可、司、式

  (2). ?(左上包围结构)如:庙、病、房、尼

  (3). ?(左下包围结构)如:建、连、毯、尴

  (4). ?(上三包围结构)如:同、问、闹、周

  (5). ?(下三包围结构)如:击、凶、函、画

  (6). ?(左三包围结构)如:区、巨、匝、匣、臣

  6. ?(全包围结构)如:囚、团、因、囹、圆

  7. ?(镶嵌结构)如:坐、爽、夹、噩

  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。也有人将上下结构中形如“品、晶、森”的汉字的结构称为“品字型结构”;把形如“?、叕、燚”的汉字结构称为“田字型结构”。

  语系沿革

 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,有声调。

  汉字起源于图画。在汉字产生的早期阶段,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直接发生联系。虽然每个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读音,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号,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质不同。象形字的读音是它所代表的语素转嫁给它的。随着字形的演变,象形字变得越来越不象形。结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联系。这个时候,字形本身既不表音,也不表义,变成了抽象的记号。

  如果汉语里所有的语素都是由这种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记号代表的,那么汉字可以说是一种纯记号文字。不过事实并非如此。汉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别。只有独体字才是纯粹的记号文字。合体字是由独体字组合造成的。

  从构造上说,合体字比独体字高一个层次。因为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本身虽然也是记号,可是当它作为合体字的组成成分时,它是以有音有义的“字”的身份参加的。

  合体字

  ①形声字。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。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,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。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,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。不过形旁只取其义,不取其音,例如“鸠”字的偏旁“鸟”;声旁则只取其音,不取其义,例如“鸠”字的偏旁“九”。

  由于字义和字音的演变,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现在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。例如“球”本来是一种玉的名称,所以以“玉”为形旁。现在“球”字不再指玉,这个形旁就没有作用了。再如“海”字本来以“每”为声旁。由于字音的变化,现在“海”和“每”的读音相去甚远,声旁“每”也就不起作用了。有的时候,形旁和声旁都丧失了原来的功能,例如“给、等、短”。这一类字已经不能再作为形声字看待了。

  形声字和非形声字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。造字之初,形声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本来就不一定密合。发展到现代汉字,出入就更大了。有人拿7500多个现代合体汉字进行统计。就普通话读音来说,合体字跟声旁完全同音(声母、韵母、声调全同)的不到 5%。声母、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约占10%。只有韵母一项相同的约占20%。如果我们只把前两类看作形声字,那么形声字大概只占通行汉字的15%。如果把以上三类全看作形声字,形声字大概会占通行汉字35%的样子。要是把标准再放宽或者完全根据来历确定形声字,那么通行汉字中形声字的百分比还要高得多。

  ②合体会意字。古人说“止戈为武”,“人言为信”。对于“武”、“信”两个字来说,这种解释是错误的。不过汉字体系里确实有按照这种方式造成的字,例如“不正为歪”,“不好为孬”。这一类字的特点是会合偏旁的字义来表现整个合体字的意义。这种字为数很少,只有个别的例子。

  以上两类合体字里的偏旁有的有表意作用,有的有表音作用。下边一类的情形不同。

  ③合体记号字。这一类合体字的偏旁既不表意,也不表音。这主要有两种情形。一是由于字音和字义的变化,原来的声旁和形旁已经不再表音、表意了。例如上文举过的“给、等、 短”一类字。 另一种情形可以举“章”字为例。 按照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的分析,“章”字从“音”从“十”。 可是现在一般人说“立早章” (以区别于“弓长张”)的时候,是把它分析成“立”和“早”两部分。其实从古文字看,“章”本来是一个独体象形字,跟“音、十、立、早”都没有关系。

  汉字用来记录汉语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,一直沿用到今天,没有中断过。在如此长的历史时期里,汉字不仅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,而且记录下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料;甚至跨越国界,被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邻国借去记录非汉语语言。

  另一方面,长期以来也不断有人批评汉字的缺点,主要是说汉字难认、难写、难于机械化(印刷排版、打字等)。因此在扫盲、儿童识字教育、文化传播等方面,都不如拼音文字效率高。

  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,汉字有它的短处,但是也有它的长处。汉字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。古今汉语字音的差别很大。但由于2000年来字形相当稳定,没有太大变化,字义的变化比较小,所以先秦两汉的古书今天一般人还能部分看懂。如果古书是用拼音文字写的,现代人就根本无法理解了。有些方言语音差别也很大,彼此不能交谈,可是写成汉字,就能互相了解,道理也是一样的。

  50年代开始进行简化汉字的工作。1986年重新公布的《简化字总表》规定了2200多个简化汉字(包括用简化偏旁类推的字)。这项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,停止,不继续简化(《第二批简化字总表》就因过度简化被废除)。因为过度简化会破坏汉字的稳定性,扰乱汉字原本所具备的音形义,造成理解上的误区。而且简化一批字以后,原来的繁体字并不能废除。结果是汉字的总数有增无减,反而加重了学习和使用的人的负担。

  关于文字拼音化问题,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。从理论上说,任何自然语言都可以用拼音文字记录。但是由于汉语方言分歧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没有取得广泛、切实的成效以前,改用拼音文字会给方言区的人带来很大的困难。

  此外,由于汉字历史悠久,大量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。一旦改弦易辙,势必在文献的广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难,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能引起波动,且如果进行汉字拉丁化,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明将受到莫大的伤害。事实上,由于长时间使用汉字这一可以表意的书写系统,汉语中可以存在大量同音字词,这个现象确实发生了,而且未曾有什么不便之处,现在一个音节最多可以对应几十上百个汉字,如果使用拼音来记载语音,会出现不读出来就看不懂的现象,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因此如果真要进行汉字拉丁化的工作,在汉语发展到合适的程度以前,最好搁置拉丁化的计划,否则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不可能长久。

  例如,鲁迅先生的著作《阿Q正传》书名中的“Q”字,据鲁迅自己说,也是受拉丁化的影响。


  《施氏食狮史》赵元任(汉语不能拉丁化的有力证据)

  石室诗士施氏,嗜狮,誓食十狮。氏时时适市视狮。十时,适十狮适市。是时,适施氏适市。氏视是十狮,恃矢势,使是十狮逝世。氏拾是十狮尸,适石室。石室湿,氏使侍拭石室。石室拭,氏始试食是十狮。食时,始识是十狮,实十石狮尸。试释是事。

  《施氏食狮史》是一篇由赵元任所写的设限文章。全文共九十二字,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。这篇文言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,但当用普通话朗读或者拉丁化作品时,问题便出现了。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缘故。这篇短文都能看懂,可是如果你读给别人听,他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!

  语法特点

 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。

  语素和语素可以组成合成词(马+路→马路│开+关→开关)。

  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,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(由于惯用法导致),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(民→人民│失→丧失)。

  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的比重最大。大部分双音词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复合方式造成的(通常二字意思相同或相近,如:真实、虚假、玩笑、快乐。但也有例外,如:开灯、开火[动词加名词])。有些语素虽然在现代汉语里不能作为一个词单独用,但是有时候在借用古汉语的词句时,也偶尔作为词来使用。